国标安全网是建筑工人重要防护措施的“三宝”之一,然而近些年来,越来越多劣质产品进入建筑市场,对建筑施工安全造成了隐患。如今正值“三打两建”专项行动打响,业内人士表示,要借“三打两建”之风对建筑安全网市场进行整治,必须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出重拳抓好安全生产设施的使用关,为施工安全生产提供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山东省一位从事建筑安全网生产销售业务的业内人士申先生表示,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明文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两米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使用落地式脚手架必须使用密目安全网沿架体内侧进行封闭。国家法律法规严格规定,密目式安全立网技术要求必须具有阻燃性,其续燃、阴燃时间均不得大于四秒,并且必须经过严格的断裂强力试验。如果施工单位按照国家规定选用合格的建筑安全网产品,那么就能够对起火的建筑起到阻燃的效果,为救援争取到足够的时间;而高空坠物伤人事件,则完全可以避免。2006年前,大部分施工单位都严守行规,使用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的建筑安全网,当时全国的建筑施工单位有70%是用符合国标的产品。从2006年开始,粗制滥造的建筑安全网开始浑水摸鱼出现在市场,发展至后来,一张张薄如蝉翼的伪劣产品堂而皇之地张挂于工地上。此外,一些建筑施工单位还大量循环使用不具备安全性能的旧网,成为一种“形式”和心理的安慰。按保守估计,如今全国的建筑工地上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网的概率达到80%。
近年来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安全防护用品需求的增加,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安全网销售商便采取各种手段,相互压价,从而导致产品质量根本无法保证。而应该承担监管责任的相关部门,却存在“情大于法”的现象。除了监管的不到位,施工企业本身缺乏自律性也是导致假冒伪劣的建筑安全网在工地上“高高挂起”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建筑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有些施工企业一心降低成本,不乏有侥幸的心理。所谓“一分钱一分货”,生产国标安全网,自然是需要相应的成本。申先生举了个例子:一张长6米、宽1.8米的建筑安全网合格产品,价格大约为80元,而同样规格的假冒伪劣产品,多的需要60元,少的甚至只需要10元就能买到。两相对比之下,一些想要省小钱的建筑施工企业自然就选择了弃优取劣。“那些有技术、有力量去生产真正能起到保护作用的安全网的企业,却因为假冒伪劣产品的横行而导致自己的产品失去销路,无力继续生产。”于是,真品抵不过赝品,市面上国标安全网竟是越来越少。2011年福建省建筑施工的人或物高空坠落事故占该省全部建筑安全事故的75%以上;其中,由于安全网的质量问题造成高空坠落的事故占50%以上。目前为止,福州、厦门、泉州、莆田工地上正在使用的安全网产品几乎达到了零合格率。不合格的安全网,长时间光照风化后,不但会产生大量粉尘,而且还会诱发呼吸道疾病。厚度和网目密度更是远低于国家标准,一撕便破碎,根本无法起到防护作用,形同虚设。
生产企业必须从原料、技术、机械等方面共同把关产品的质量。原料必须使用第一代的聚乙烯,因为再生聚乙烯是垃圾塑料的回收而得,经过提取颗粒、拉丝等程序,韧度会相对逊色不少,生产出来的安全网便无法起到防护作用;技术人员对原料的研究也必须非常透彻,如掌握不同原料的熔点规律等,实行区别对待;其次,国标安全网对机器有着严苛的要求,因此必须有先进的设备;第三,安全网生产过程中的拉丝是一门高技术,对温度和力度的精准要求非常高,因此为应对行业竞争,保证产品质量,必须选用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培养专业素养的人才,不仅要从技术上入手,更要从社会责任感方面有要求。工人的素质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安全防护用品容不得半点含糊。